一、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意义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总目标,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为底线,以维护农民群众利益为原则,切实推动“藏粮于地”战略部署,有效保护耕地,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严控耕地“非粮化”,遏制耕地撂荒,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补贴政策涉及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补贴资金直接发放给农户,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耕地地力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补贴对象
补贴对象为全县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农户和承包了国有农场耕地的农场职工。严禁公职人员领取或代领补贴。
三、补贴发放时间
原则上补贴资金在6月30日前发放到位。
四、哪些情形不得享受补贴
(一)非农征(占)用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包括经营性的粮食存储、加工、农资农机具存放和病死动物专业集中无害化处理厂、维修场所,以农业为依托的休闲观光度假场所、各类庄园、酒庄、农家乐,各类农业园区中涉及建设餐饮、住宿、会议、停车场、工厂化农产品加工、展销等用地,屠宰和肉类加工场所、饲料加工厂、农副产品市场,农民、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的办公场所、住宅等用地。
(二)退耕还林(草),改为发展林果业、绿化景观建设的耕地。
(三)转为设施农业用地的耕地,包括农业生产中直接用于作物种植(含菌类)和畜禽(蚕)、水产养殖的设施用地。其中:
1.作物种植(含菌类)设施用地。
(1)生产设施用地包括:直接用于种植类(含菌类)农产品生产的设施用地,包括工厂化作物栽培的智能温室(含温室墙体、室内通道)。
(2)辅助设施用地包括:与作物种植(含菌类)生产直接关联的育秧(育种、制棒)和疫病虫害防控设施,晾晒、烘干、烘烤、预冷、保鲜、存储、分拣包装、泵房、水肥溶解池、废弃物处理以及为生产服务的农资农机具存放场所、看护房、智能温控设备、检验检疫监测等设施用地。
2.畜禽(蚕)、水产养殖设施用地。
(1)生产设施用地包括:畜禽养殖中畜禽(蚕)舍(含场区内通道)及绿化隔离带用地。水产养殖池塘、工厂化养殖池和进排水渠道等水产养殖用地(利用原地类为坑塘水面等水面的养殖鱼塘按原地类管理)。
(2)辅助设施用地包括:与畜禽(蚕)、水产养殖生产直接关联自用的畜禽粪污废弃物处置、检验检疫(质量)监测、疫病虫害防控、运输车辆洗消烘站、病死畜禽(水产)无害化处理、生物质肥料生产、种禽场内孵化、奶牛场内挤奶、水产苗种繁育池、养殖尾水生态治理、蓄水池、抽水机房、备用发电机房、农产品存储、为生产服务的农资(饲料)农机具存放场所及分拣包装等设施用地。
(四)占补平衡、进出平衡中“补”的耕地质量未能通过验收确认的耕地。
(五)撂荒一年(包含)以上的耕地。
(六)其他情形【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耕地情况】。
五、每亩补贴多少钱
每个县(市、区)每年常规补贴面积原则上执行统一补贴标准。由县(市、区)统筹上年结余资金和上级下达的补贴资金,结合当年全县核实冬种绿肥、秸秆还田、畜禽粪肥还田和常规补贴面积进行测算,每个县的亩平均补贴标准会不相同。
六、承包耕地内种植哪些作物可以补贴,哪些作物不可领补贴
根据“耕地应当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即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应当符合耕地种植用途管控要求。对于种植一年生草本果品类作物且对耕地质量不造成影响的耕地,可予以补贴,如:草莓、瓜类、一年生中草药等。对耕地质量不造成影响的临时性食用菌简易棚也可予以补贴。
对耕地质量造成影响的作物且不符合耕地认定条件的不予补贴,如葡萄、百香果、罗汉果、火龙果、香蕉、柑橘类、桑树、多年生中药材和花卉等。
计算公式:上年结余资金+当年下达的资金=冬种绿肥、秸秆还田、畜禽粪肥还田等补贴面积①*补贴标准②+常规补贴面积③*补贴标准④。有结余的结转下年使用。
文件下载: